Quantcast
Channel: 瑞士资讯中文网
Viewing all 28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调研发现两成瑞士人认为拷打虐待战俘理所应当

$
0
0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调研发现两成瑞士人认为拷打虐待战俘理所应当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也门是目前六大深受战争影响的国家之一,该国国民也是此次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调研的受访目标群体。(Keystone)

素来崇尚中立和平的瑞士人,却愈来愈倾向于支持战争酷刑。近日一项围绕民众对战争公约所持态度的全球调研显示,五分之一的瑞士国民认为为了获取军事情报而对敌对方实施酷刑属于合理行为。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本周一(12月5日)发布的《民众对战争的看法》调研报告,总结了全球各国国民对战争规则的看法,其中16个国家36%的受访者坚信,为了获取重要的军事信息,完全可以对俘获的敌方战斗人员进行拷打、虐待、精神折磨。

放眼全球,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在任何情况下施加酷刑都属于错误行径。而这一比例与1999年对酷刑持异议者66%占绝对多数的数据相比,已有明显下滑。

瑞士70%的受访者认为,不应对战俘进行严刑拷打。此外,12%的瑞士国民觉得酷刑是战争的天然附属品,而85%的瑞士人对此并不苟同。

总体而言,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这一报告得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结论:生活在冲突频发、易受战争影响地区的人,对战争问题的态度和反应反而更为人道。譬如交战地带常住居民中,四分之三的人都坚信,以大规模平民伤亡为代价、在人口稠密地区攻击敌方战斗机,纯属大错特错。而与之形成态度鲜明对比的是俗称的P5世界性大国(即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其中包括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和法国),这些国家的受访者却认为此举并无不妥,瑞士也持同样立场。

与此同时,约四分之一的P5国民及瑞士人认为,剥夺平民的供给品-例如食物、饮水及药品-理所当然也是“战争的一部分”。而在深受战争影响的国家,仅有14%的民众对此表示认同。

 

(翻译:张樱),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及通讯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访问瑞士出席达沃斯论坛

$
0
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访问瑞士出席达沃斯论坛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或于2017年1月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并参加达沃斯经济论坛年会。(Reuters)

据《金融时报》5日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明年1月访问瑞士,并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这将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出席达沃斯经济论坛。

据参与安排的两名人士透露,习近平在这个山地度假村的停留将与对瑞士的国事访问同时进行。

报道称,这个年度会议是全球精英们最爱的交流场合,习近平的出席将突显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地位,特别是在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似乎要为中国的主要地缘政治对手开启一个更加与世隔绝的时代之际。

中国外交部拒绝置评。世界经济论坛的一名发言人称,她不能证实习近平的到访计划。

另外《新苏黎世报周日版》(NZZ am Sonntag)上周称,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很大可能将于明年1月15和16日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之后他将计划参加2017年达沃斯经济论坛。瑞士外交部对此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报纸称,将于1月初对此进行进一步报道。

达沃斯经济论坛将于2017年1月16日-20日举行,与会者名单同样将于1月初公布。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医疗保险-在瑞士必须参加的保险

$
0
0

医疗保险-在瑞士必须参加的保险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在瑞士,医疗保险是每个在瑞士居住的人必须拥有的保险,这是瑞士法律规定。虽然医疗保险在瑞士是强制保险,然而,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保险费可随时调整。

也许你并不知道,如果你在瑞士参加了医疗保险,如果你在回国探亲,或去国外度假、旅游期间生病,保险公司必须负担这期间的医疗费用,并且,最高可支付比在瑞士治疗高出一倍的费用。

概念

瑞士的医疗保险分为基本医疗保险和附加保险两种:

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法):
属必须履行的义务、有保障的、高质量平等的针对所有在瑞士居住的人。

附加保险:
属自愿性,包括附加的舒适医疗(比如住院期间享受私人或半私人单间的待遇)或更多附加福利(如使用自然疗法、一般的牙病治疗等)。

我必须要参加医疗保险吗?

是!在瑞士医疗保险属于法定必须参加的。你必须买医疗保险。如果你在瑞士居住,无论你来自于哪个国家。所有家庭成员、儿童及成年人;如果你是新来瑞士定居、留学的,你必须在三个月内参加已经保险,新生婴儿也同样。

保险公司负哪些责任?

1.看医生:

医疗保险将负担所有由医生实施的治疗、检查、分析和拍片费用。药品和治疗方法方面(如中医治疗等特殊医疗方法)分为自费和保险内两种,这将取决于你所参加的医疗保险种类。详情请询问你的保险公司。

2.住医院:

基本医疗保险负担你在所居住州内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普通间的费用,附加费用和私人单间将由保险人自己或通过附加医疗保险份额负担。

3.医药费:

基本医疗保险负担所有由医生开出的包含在瑞士联邦社会保险局医药单中的药品费用。

4.牙医费用:

基本医疗保险不包括齿科医疗费用。如果在附加保险中参加了牙医保险,请咨询您的保险公司。

5.意外事故:

基本医疗保险不包括意外事故保险,你应该在参加医疗保险时,附件一项事故保险,此项附加保险额相当便宜。如出现意外事故,保险公司必须负担与生病同样的费用。

如果你在瑞士每周工作超过8小时,你将自动根据瑞士事故保险法(UVG)参加了由雇方购买的职业和非职业性事故保险。

6.国外的意外治疗

如果你在瑞士参加医疗保险,保险公司将负担你在国外度假、探亲期间的医疗费用,并且,最高可支付比在瑞士治疗高出一倍的费用。具体细节请参阅保险公司条例。

7. 中医

在瑞士中医(Die Traditionelle Chinesische Medizin,简称:TCM)被划归为“辅助(补充)医疗”范畴。过去就中医是否能纳入基础医疗保险的问题曾有过多次讨论。

1998年,它被纳入了基本保险,但2005年联邦委员会又将它剔除出来,因为没有证据显示,中医的经济、有效和适宜性。

2009年瑞士人民决定将辅助医疗再次纳入基础保险,中医也是其中之一。因此中医有望重新返回到基本保险中。

如果不对立法进行修改,那么仍必须首先证明中医的经济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目前,中医还只属于附加险的投保范围。

哪些是我自己必须负担的费用?

保险金

每个人如期交纳个人的保险费,这就是所谓的“首要费用”。医疗保险公司为0到18 岁的青少年及18到25岁的年青人提供较廉价的医疗保险服务。所交纳的保险费与个人收入无关,但却因州及保险公司不同而有所差异。保险公司在州的范围之内最多在价格上可划分三个等级。经济困难者有权申请保险金的减免(参阅地址)。

交费份额

部分医疗费用由被保险者个人承担。
费用的份额分配如下:

1. 正常的免赔额(Franchise): 一般情况下,年免赔额为230 瑞士法郎,18岁以下的青少年无免赔费。(免赔额=保险公司每年不负担部分费用,超出免赔额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90%,被保险者负担10%)

2. 扣除免赔费以后,所剩的医疗费用中10%要自付。自付费用为:成人每年不超过600 瑞士法郎。青少年不超过300瑞士法郎。

3.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年自付费最多为830瑞士法郎(600+230)。青少年最多为300瑞士法郎。

注:自付费的高低取决于你所选的免赔费的高低。

例如:你今年的医疗费用为2000瑞郎(包括看医生,住院,药物,配眼镜的费用),其中你自己要付的费用如下:230瑞郎(免赔额)+(2000-230)(扣除免赔额所剩的费用)x10%=407瑞郎。剩下的1593瑞郎由保险公司承担。

免赔额的选择

你选择的年免赔额高于230瑞郎,你要交的保险费就相应降低。所选的免赔额越高,要交的保险费就越低。也就是说,免赔额与保险金成反比。

大多数成人可选择的年免赔额为:300,500,1000,1500,2000,2500; 18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0,100,200,300,400,500,600) 相对免赔额(Franchise)的最大折扣为8%、15%、30%、40%;15%、30%、40%。医疗保险公司可随意提供各种不同免赔额的保险和/或模式。

怎样选择最适合我的医疗保险公司?

瑞士有超过80家医疗保险公司,投保人在选择时可并不容易。保险公司之间的价格差异有时很大,所以花些时间来进行比较还是值得的。为了找到合适的保险公司,直接对比是必要的。


一家独立的网站www.comparis.ch可以提供这种服务。它对保险公司的价格和服务进行直接对比,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提供所需的结果。

而对于一般信息,如数字或统计数据等,我们则建议参阅 www.santesuisse.ch

其他各类保险

当然,如果你买了财产保险,如果你在瑞士或国外丢失了贵重物品,金银钻戒,保险公司同样要赔偿你的这些损失。

其实,在瑞士生活几乎离不开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就业保险等都属于社会福利保险,强制实行,从工资里直接就扣走了,连没有工作的成年人也要象征性负担一点,因为将来谁都要从中受益。至于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其它险种,简直就多如牛毛,数不胜数。有非办不可的,比如汽车的民事责任险,孩子上学的意外伤害保险,租房的" 民事责任险"。有的则是愿者上钩,比如人寿保险、财产保险、汽车的盗损险。

在强制的医疗保险基础上,如果还希望享受一些特殊照顾,比如单人病房、自费药物等等,就可以再买附加医疗保险;怕打官司的可以办一种叫做"司法保护"的保险,一旦有需要,律师费用就由保险公司负责。

医疗保险-在瑞士必须参加的保险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最后更新:2009年6月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邵大海

日内瓦湖畔的城市生活质量“最糟糕”

$
0
0
日内瓦湖畔的城市生活质量“最糟糕”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一支香槟酒的空瓶子:一个人的狂欢是另一个人的不眠夜。(Keystone)

拥挤的住宿条件、入室盗窃、夜生活噪音、道路受伤事故——这只是日内瓦与洛桑居民时常抱怨的部分话题。而在联邦统计局的一份瑞士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它们成了影响上述两座城市排名的重要因素。

《2016年城市生活质量》报告(多语)对苏黎世、日内瓦、巴塞尔、伯尔尼、洛桑、卢塞恩、圣加仑(St Gallen)和卢加诺等城市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做了分析。

报告结果显示,日内瓦拥有最“过度拥挤的住宅”:在有人居住的住宅里,18%平均每间房间住了一人以上,紧随其后的是伯尔尼(12%)和洛桑(11%)。相比之下,卢塞恩不到5%的比例显得非常宽松。

此外,日内瓦与洛桑的入室盗窃率最高,分别占千分之九和千分之八。

日内瓦湖畔的这两座城市还在最喧闹之列。三分之二的日内瓦居民表示,晚上受到过噪音打扰(超过55分贝),接下来是巴塞尔(43%)和洛桑(40%)。这并不包括火车或飞机产生的噪音。

在这几个瑞士城市里,在街道上受重伤人数最高的是日内瓦,2011-2015年间平均每万人中有8人受伤。

 

公交车站很多

不过,这两座城市也并非样样都差。在0-3岁婴幼儿入托人数方面,日内瓦以每千名婴幼儿比420个入托位置排在第三(巴塞尔和苏黎世为550个左右,排在第一)。

而日内瓦的公交车站密度很大,平均每平方公里接近十个车站,轻松摘取头名位置-这个密度是苏黎世、洛桑和卢塞恩的一倍。

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日内瓦被盗

$
0
0
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日内瓦被盗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国际知名小提琴演奏家帕维尔·维尔可夫(Pavel Vernikov)的一把小提琴上周在日内瓦被盗,该乐器的价值超过150万瑞郎,同时被盗的还有四支珍贵的琴弓。日内瓦州警察局于周日向《晨报周日版》证实了该消息。维尔可夫上周四下午从维也纳授课后返回其位于Sitten的住宅。盗窃就发生在其乘火车从日内瓦机场车站至中央火车站的途中。当时车厢里人头攒动,非常拥挤。这位以色列音乐家的护照和身份证同时也被人偷走。这把被盗的小提琴出自18世纪最著名的意大利制琴大师瓜达尼尼(Giovanni Battista Guadagnini)之手。价值连城的小提琴在日内瓦被盗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AFP)

生了孩子 失了幸福

$
0
0
据瑞士《周日报》(Sonntagszeitung)报道,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所资助的一项研究证明:孩子的出生并不能带给父母无尽的幸福- 至少是在最初7年。这一发现无疑是对“多子多福”信念的极大挑战。接受调研的每5对瑞士父母中有4对表示生娃之后幸福感下降;另有三分之一的夫妻在初为父母之后,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以适应生活的巨大变化。另外,一项汇总了60个相关调研结果的国际荟萃分析对“生儿育女降低夫妻幸福感”这一结论予以确认。 (Westend61 / Sandra Seckinger)

据瑞士《周日报》(Sonntagszeitung)报道,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所资助的一项研究证明:孩子的出生并不能带给父母无尽的幸福- 至少是在最初7年。这一发现无疑是对“多子多福”信念的极大挑战。接受调研的每5对瑞士父母中有4对表示生娃之后幸福感下降;另有三分之一的夫妻在初为父母之后,需要接受心理治疗以适应生活的巨大变化。另外,一项汇总了60个相关调研结果的国际荟萃分析对“生儿育女降低夫妻幸福感”这一结论予以确认。生了孩子 失了幸福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Westend61 / Sandra Seckinger)

谁中得瑞士历史上最大六合彩?

$
0
0
作者:邵大海
谁中得瑞士历史上最大六合彩?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瑞士乐透(Swiss Lotto)在一家小卖部(Kiosk)的销售点(Keystone)

2016年12月17日,瑞士博彩史上最高额奖金六合彩-瑞士乐透(Swiss Lotto)被三位投注者猜中,每人中得23'376'695瑞郎大奖,三人合计中奖金额超过7000万瑞郎(约合4.75亿人民币)。

本次中奖号码是7、13、18、24、28、33,附加幸运数字:6。据瑞士乐透协会swisslos(多语) 透露,本次三位幸运中奖者中,两位来自伯尔尼,一位来自苏黎世。

此次7000多万瑞郎巨额乐透头彩从本月初就吸引了众多的一夜暴富寻梦者,如此高额头奖额经过48次开奖没人拔得头彩的积累后,终于在昨天第49次结束了本次历史上最长的乐透马拉松拉锯战。瑞士自1970年推出瑞士乐透至今,共有702位瑞士人因为中这个大奖而成为百万富翁。

瑞士乐透协会swisslos本周共卖出近100万张彩票,令瑞士许多销售乐透彩票小卖部的工作人员忙的焦头烂额。同时,12月是瑞士人领取双月工资(第13个月工资)的时间,这也是令更多寻梦者一试成为百万富翁的原因之一。

头彩金额大了,中奖机会小了

瑞士乐透于1970推出,今天的新规则从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行,每周开奖两次,分别为周三和周六。

自此,瑞士乐透的最高奖金额变得越来越大,但获奖机会却越来越小(而且提高了最低投注金额,从3瑞郎提高到了5瑞郎),从以前的6个正确数字增加了一个附加幸运数字-也就是说,只有选对了7个数字才能中头奖,这使得中奖概率大大降低。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数学家Martin M?chler说,瑞士自1970年推出瑞士乐透,该系统经过多次调整,1979年从40个数字增加到了今天的42个数字,使得中奖概率大大降低:从以前的1:2400万降到了1:3150万。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发财梦者的执着。普通人对于中奖概率基本没有概念。正如有人所说,中了,概率就是100%,没中就是0%。

头奖奖金越高,吸引买彩票的人就越多。之前瑞士乐透历史上最高额头奖曾是2014年有一人中了4860万瑞郎(约合3.326亿人民币),2010年有人中得3580万,2013年3450万瑞郎。

瑞士乐透保证中奖者的匿名身份,并建议其保守秘密,一般只有自己的配偶会知道中奖消息,甚至于连自己的孩子往往都不知道。

中了彩票头奖,中奖者能得到多少?

要想中得乐透头奖,必须选中两组数字中共7个数字,即第一组1-42中的6个,第二组(附加数字)1-6中的1个。只要选中第一组的6个数字便可中得100万瑞郎。

昨天头奖的7000多万瑞郎乐透头奖是过去48次没人拔得头彩的积累,也是瑞士博彩业历史上最高的中奖金额。

不过,你可能不知道,中得瑞士的乐透博彩头奖的人只能得到中奖金额的55%,其余部分被用于体育、文化和教育领域的项目。

彩票盈利大多用于公益事业

对于没有中奖的人(当然这是非常大的大多数)来说,可以有一个自我安慰。购买瑞士乐透的大部分资金被用于了公益事业,真正的中奖者“只得到”头奖金额的55%(税前,上税金额各州有所不同,而且差别非常大)。其余部分中,卖彩票的零售业得到8%;7%用于博彩业瑞士乐透协会(swisslos)的运营;30%被用于体育、文化、环保、教育、健康和发展援助领域的项目和慈善事业,瑞士奥委会、瑞士足球及冰球培训和推广得到很大一部分。

 

不过,全世界中大奖的人中很多都有着悲惨的结局,你认为,中大奖是福还是祸?请给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瑞士警方已找到苏黎世枪击案凶手尸体

$
0
0

 作者:Jo Fahy

  全副武装的苏黎世警察封锁了事发地,并对枪手展开全力搜捕。  (Keystone)

  苏黎世警方表示,他们已经发现了昨日(12月19日)傍晚在苏黎世伊斯兰中心开枪行凶的作案肇事者的尸体。在这次枪击事件中,三人受伤,枪手的动机暂且不明。

  苏黎世州警察局在今日(12月20日)早间的公开声明中表示,在事发地伊斯兰中心附近,警方找到了一具已无生命体征的尸体。全副武装的警察携警犬的大规模搜捕工作现已叫停。

  “在犯罪现场附近被发现的一具尸体,显示与枪击案有关。因此我们已经放弃了搜捕,”警方在声明中说。

  苏黎世市警察局新闻发言人迈克尔·沃克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证实,这次枪击事件的发生地位于苏黎世市内一座宗教中心的建筑内部。

  在业已发布的新闻通告中,警方表示,周一下午17:30分,一个“身份不明”的人进入了该建筑,继而向聚集在此祷告的人群数次开枪射击。

  此前在接受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采访时,沃克也同时确认,警方已经收到在距离事发地500米处发现一具尸体的报告。为此,警方也同时针对两者是否相关展开调查。

 

  今日下午14:00,警方将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调查信息。


被瑞士拒之门外的难民数量达到最高

$
0
0
作者:Sarah Nowotny, SRF
被瑞士拒之门外的难民数量达到最高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一个被遣返的保加利亚难民家庭被苏黎世机场的警察送上了回国的飞机。(Keystone)

2016年被瑞士拒绝的避难难民数量达到了327人,这些人被驱逐出境,搭乘65次航班返国。驱逐人数和航空遣返次都打破了历史记录,分别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

2015年涌入瑞士的申请避难难民人数格外多,相比之下今年被拒绝的难民却很多。之所以如此之多的人搭乘飞机返国,与瑞士和欧盟的合作有关。

遣返人数的增多,与不久前引进的一项合作有关,瑞士移民事务秘书处(SEM)的Martin Reichlin说:“欧洲各国一起组成‘联合航班’,提供许多可选性航线。”

快捷并省钱

今年瑞士与欧盟一起组成了20次这样的联合航班,90名难民这样被遣返回国。瑞士首先将这些难民带到某个欧盟国家,从那里再搭航班飞往来源国,大多数是非洲国家,航班上还有来自欧盟其他国家的遣返难民,飞机上的监管人员由欧盟边防人员担任。

Reichlin非常认可这种遣返方式,认为从欧洲绕路值得一做,就算单从费用出发也是合算的,因为集体飞行,个人所需的费用要比单飞的费用要少。

从欧盟航空遣返的费用比从瑞士要便宜三倍。尽管如此瑞士也不会为此而遣返更多的难民回家,Reichlin强调:“联合航班是一项新举措,简化遣返程序,但是瑞士当然不会因此而将难民拒之门外。”

瑞士移民事务秘书处表示,从伦理上来讲,利用联合航班将难民遣返回国也是无懈可击的,这一点也得到国家防酷刑委员会的证实。被瑞士拒之门外的难民数量达到最高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翻译:杨煦冬),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及瑞士电视台SRF

瑞士告别银行保密法

$
0
0
瑞士告别银行保密法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某些国家公民与瑞士银行的交易不再是保密交易了(Keystone)

关于银行信息自动共享的国际公约将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宣告着瑞士作为避税港的时代开始走向终结。

《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Multilateral Convention on Mutual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in Tax Matters)的实施意味着,瑞士将同国际税务标准走向一致。已有一百多个国家签署了这个公约,它可保证每年共享某些国家(多语)公民在瑞士的银行账户信息及瑞士公民在这些国家的账户资料。瑞士将从2017年起开始收集此类资料,并于2018年起与上述国家实行信息共享。

瑞士为防止丧失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已于2014年签署了该公约。这一公约在2015年获瑞士议会通过,并于2016年得到正式批准。

在此之前,只有那些同瑞士签署过防止双重课税协议的国家提出要求时,瑞士才会提供银行资料。即便如此,瑞士也不保证一定合作。而提出要求的国家必须提供逃税者的确凿证据,不能抱着可能获得银行账户资料的希望进行“钓鱼”。

依然存在的另一个路障则是瑞士拒绝对基于“被盗”信息的逃税证据提供合作。这正是汇丰银行(HSBC)日内瓦分行“瑞士泄密”(Swiss Leaks)爆料的情况。法国(英)印度(英)曾试图利用泄密资料向瑞士要求账户详情,但均遭瑞士驳回。

新的时代

现在,同瑞士签署了协议的国家不必再对本国公民的瑞士银行账户信息提出要求,这些资料每年会被自动移交一次。不过,移交的资料只能用于税务目的,不可被公之于众。

瑞士转向银行透明度的首批受益者主要包括富裕的欧洲国家,以及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和韩国;与印度、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和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的进程将延缓一年开始。

然而贫穷国家将无法享受这一特权,因为这些国家缺乏满足自动信息交换的资源,例如收集和共享在该国居住的瑞士公民金融资产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瑞士所提供资料仅用于税务目的且保密的保证等。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向“大姨妈”致敬

$
0
0
向“大姨妈”致敬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有关“大姨妈”的话,年轻姑娘平时只会和妈妈、姐姐和最好的闺蜜谈。(AFP)

尽管“女性生理期”已不再是让人羞于启齿的话题,但说起来终究还是有点儿敏感。经期到底意味着什么?几位瑞士女性在这里开讲啦:

“我们注意到,‘性’对青少年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但是关于月经、青春期和随之而来的各种身体变化,还是有很多东西要告诉他们,” 性健康教师Brigitte Pugin指出。通过讲授性教育课程,她对少年少女们的青春期忧虑可谓是洞若观火。

“在我的课上,学生们提的问题通常都很实际,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 她教的课属于初中科学教育大纲中的生殖系统部分,从原理角度讲解月经,全班学生不分男女一同听课。“男生们也会听,但有时兴趣并不大。可是他们家里有妈妈、姐妹,不久可能还会有女朋友,让他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好事,这和生育也紧密相关。” 可是,18岁的女孩Elena还是觉得,对一些男同学来说,“月经依然是个大谜团”。

纯属自然

有关“大姨妈”的话,年轻姑娘平时只会和妈妈、姐姐和最好的闺蜜谈,Elena就是如此。“这毕竟是很隐私的事,”她说。尽管如此,她还是努力不把月经视为禁忌话题,而是把它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Brigitte Pugin说:“我觉得人们看待月经的眼光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期。媒体上的报道越来越多,它已变成很自然的话题,Instagram上也有人提及…”。此外,还有一种趋势悄然出现:少数年轻女孩开始希望以“生态方式”来度过经期。

Pugin认为,关于月经的话题虽算不上是忌讳,但一直很敏感。“很多母亲想和女儿谈,但她们常常尴尬失措,张不开嘴。月经和女性特征及生育密不可分,是很感性的一个话题。” Pugin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和家长会面时,都坚持积极谈论月经的必要性,她说:“年轻女孩往往只看到经期不便的一方面,肚子疼、运动受限等等。但也要记住,来月经意味着我们是女人,每个月都有生育的能力。” Elena对此表示赞同:“我觉得月经是很自然的事,属于日常的一部分。有些其他文化认为经期的女人很脏。但是,月经其实就是生命!”

你觉得月经是麻烦,还是女人的“特权”?欢迎你给我们留言。

 


(翻译:郭倢),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瑞士女性来之不易的堕胎权力


瑞士教育体系对外国留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
0
0
瑞士教育体系对外国留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苏黎世与洛桑(图)的两所联邦理工学院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Keystone)

根据最新数据,在瑞士高等学府深造的学生中,每四名就有一名是外国人。这些高等学府包括了瑞士的各所大学、应用科技课程与职业培训院校。

本月初由联邦统计局发布的声明称,2015/2016学年所有大学在校学生当中,近三分之一为外国公民。而博士研究生中外国学生人数甚至超过本地人,占到54%的高比例。

在职业教育项目中,24%的学员为外国人。

据瑞士通讯社报道,逾5.9万名外国学生在瑞士高等学府就读,其中75%更是专门来瑞士求学的。

2015年内,瑞士颁发的文凭总数略超19.5万张。

不过联邦统计局提醒人们注意,上面的数据“仅起指示作用,因为将颁发的各类文凭叠加合计没有任何统计意义”。

由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颁发的资格证书占了总数的36%,其次是高等教育机构(29%)和普通教育(21%)。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及通讯社/ug

今天出生的瑞士女孩预计可以活到22世纪

$
0
0
作者:Thomas Stephens
今天出生的瑞士女孩预计可以活到22世纪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根据预测,去年出生的女孩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84.9岁。(Keystone)

去年,在瑞士的外国人数量突破200万,收养儿童及同性伴侣的数量继续减少,百岁老人及50岁以上生子的母亲数量继续增加。瑞士政府日前公布了年度人口统计信息宝库。

根据联邦统计局( Federal Statistical Office)于11月22日发布的《瑞士2015年人口报告》(多语),至2015年年末,瑞士的永久居民人口总数达至8’327’126人,其中男性4’121’471人,女性4’205’655人。这一数字比1932年的人口数量翻了一番。在26个州中,只有乌里州(Uri)的人口数量有所下降(-0.1%),其他25个州的人口数量都在增加,其中楚格州(Zug)的人口增长最为显著(+1.9%)。

在瑞士永久居住的外国人人数突破两百万大关,共计2’048’667人(总人口数的25%)。其中有396’619人出生在瑞士。

其他出生在国外的永久居民中,有三分之二来自欧盟或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成员国,其中人数最多的来源国包括意大利(311’742)、德国(300’691)、葡萄牙(267,474)、法国(122’970)、科索沃(106’879)、西班牙(82’334)、塞尔维亚(71’260)、土耳其(69’215)、马其顿(64’448)和英国(41’766)。

外国永久居民比例最高的州包括日内瓦州(41%)、巴塞尔城市州(35%)和沃州(34%)。内阿彭策尔州(Appenzell Inner Rhoden)和乌里州的外国人比例最低,只有11%。去年,有40’689人获得瑞士护照,其中32’317人来自欧洲,3’415人来自亚洲,2’336人来自非洲,2’488人来自美洲。剩下的133人被归入“大洋洲/无国籍/不详”之列。在入籍人口中,有43%年龄不足30岁。

同时,生活在国外的瑞士公民总数为762’930人,其中五分之三生活在欧洲,主要分布在瑞士的邻邦法国、德国和意大利。

出生和领养

去年对于产科医生来说又是忙碌的一年,总计86’559个新生儿呱呱坠地,这个数字相较于2000年(78’458)有所增加,但不及1970年婴儿潮时期的新生儿数量(99’216)。

女性首次生育的年龄不断推迟,目前平均年龄为30.7岁。同时,年龄超过40岁的母亲人数较1970年增长了一倍以上(从1.8%增至4.1%)。

1970年,3’562名新生儿的母亲是十几岁的少女,这几乎是去年少女母亲数量(393)的十倍。另一方面,去年有31位年龄超过50岁的产妇,而在2000年只有三位,1990年只有一位。

每位女性生育孩子的平均数量保持稳定,但瑞士女性和外国女性的数据有所差异,外国女性生育孩子的数量(1.86)比瑞士女性略高(1.54)。

非婚生子女的比例从1970年的3.8%增长至2015年的22.9%。

收养儿童的数量从1980年的1’583人减少至2015年的329人。在这些婴儿中,有132人是瑞士人。报告表示,对于家庭内外收养儿童数量下降一事,可以有多种猜测性的解释,“包括儿童保护法律的变更、意外怀孕减少、当今社会能更好地接受单亲母亲”。

预期寿命与死亡

今天出生的孩子,他们的预期寿命如何呢?预计女孩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84.9岁(也就是说,可以活到22世纪!),男孩的平均寿命为80.7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英),瑞士仅次于日本,平均寿命位列全球第二。

然而,一位去年65岁的女性预计可以再活22.2年,而同龄的男性则可能再活19.2年。

年龄超过一百岁的老人数量也在稳步上升。到2015年年末,有1’562位百岁老人生活在瑞士,其中大部分是女性。

不过,没有人可以长生不死,去年有67’606人辞世。然而,虽然死亡的人数有所增长,但是其年龄结构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自从1970年以来,婴儿死亡数量急剧下降,同时,65岁以上的死亡人数有所上升。

去年,有340个婴儿在一岁之内死亡,婴儿死亡率(每千例活产儿中一岁之内死亡的人数)为4.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英),欧洲的婴儿死亡率为10,全世界的平均死亡率为32。

报告显示,大部分致死的原因比较集中:心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呼吸道系统疾病,还有事故及暴力致死。但是,相对主要的死亡原因依年龄而异。

“在生命的头两年,遗传性疾病是致死的首要原因。两岁到15岁之间,死亡非常罕见,其原因也各不相同。16岁到34岁左右,事故和自杀为主要原因。从大约40岁开始,癌症成为最多发的致死原因。80岁之后,心血管疾病致死更为常见。”

报告指出,2015年瑞士的死亡人数中,有近一半人达到85岁及其以上高龄。

结婚和离婚

去年有41’437对夫妇喜结连理。其中,70%为首次结婚。

首次结婚的平均年龄稳步上升。1970年,首次结婚的男性平均年龄为26.5岁,女性为24.1岁;时至今日,男性的平均年龄为32岁,女性为30岁。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夫妻双方中至少有一方为外国人的婚姻数量有所增加。2015年,一半以上的婚姻(52%)中都至少有一方是外国人。

自2007年同性注册伴侣法案(Same-Sex Partnership Act)生效(英)以来,同性伴侣可以在民事登记处注册伴侣关系。去年有701对伴侣完成注册,数量不及2007年的2’004对。

然而,有时候还是会事与愿违,去年有16’960对夫妇劳燕分飞,离婚在结婚第七年时最为常见(5.6%),这证明了在瑞士也确有“七年之痒”。报告还显示,越来越多结婚20年及以上的夫妇(29.4%)也加入了离婚大军。

 


(翻译:樊桦),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穆斯林家的闺女在瑞士也必须上游泳课

$
0
0
穆斯林家的闺女在瑞士也必须上游泳课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2017年1月10日,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院做出判决,维持瑞士法院原判,一对禁止女儿参加游泳课的瑞士穆斯林家长,必须支付罚款。

2008年一个居住在巴塞尔州,有穆斯林移民血统的瑞士家庭阻止自己当时7岁和9岁的女儿参加学校的游泳课,被州教育机构上告法院,当时巴塞尔法院判决,这两位穆斯林女孩必须上游泳课,因家长无视于这一官方裁定,2010年7月被予以罚款1400瑞郎(约10000人民币)的处罚,这对家长不服,并向瑞士申诉机构上告,被“不予审理”,于是他们向欧洲人权法院上诉,告瑞士官方违反宗教自由。巴塞尔法院在欧洲人权法院做出裁决之后,感到非常欣慰并表示,这不仅是让孩子学习游泳技能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融入问题。(Keystone)穆斯林家的闺女在瑞士也必须上游泳课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中国将成为本届世界经济论坛的主角

$
0
0
中国将成为本届世界经济论坛的主角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达沃斯的第47届世界经济论坛将迎来3000位代表,创下新的纪录。(AFP)

由习近平主席率领的庞大的中国代表团,将成为达沃斯第47届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亮点。本届论坛希望能够说服世界各国领袖负起更多责任、做出更快反应。

习近平将是首位参加该论坛的中国国家领导人,他会在下周二(1月17日)由全体与会者出席的开幕式上讲话,而参加本届论坛的代表人数达到3000人,创下历史纪录。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论坛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表示,中国高调出席该论坛,对今年会议的主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谈及世界事务中日益加强的中国实力与影响时,施瓦布称,自己可以“预见到习主席会显示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承担起负责任与反应迅速的领袖地位”。

施瓦布表示,近几个月来全球呈现出一种选民对国家领导人表达不满的趋势。去年发生在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的民粹主义投票,2017年这种趋势可能会继续,在法国、德国与荷兰重演。

“我们希望全世界各国会比过去几年更多地关注民众的心声,”他说道。

由于法德两国国内的大选不断升温,这次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ois Hollande)与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将缺席今年的达沃斯论坛。

在1月17-20日间,来自全球千家企业的大约1800名商界人士将光临达沃斯,此外还会有众多来自民间社会、宗教界、艺术界与学术界的举足轻重的人物。

世界经济论坛会处理与讨论一系列专题,包括叙利亚与伊拉克持续的内战、移民问题、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断深化的社会不平等课题、就业以及环境问题等等。

 

达沃斯经济论坛-世界的中心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访问瑞士



名流巨子沉睡在瑞士的万贯家财

$
0
0
作者:Matthew Allen
名流巨子沉睡在瑞士的万贯家财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罗宾斯夫妻俩完全把上个世纪60年代在瑞士国际登山学校当教练时开的户头忘了个精光。究竟瑞士银行是否曾经试图联系并告知他们,他们名下的账户已经休眠,对此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印象。(Keystone/Tom Frost)

身为全世界战绩最为显赫的攀岩者之一,罗尔·罗宾斯(Royal Robbins)早已习惯于不断亲手擦拭掉在向上攀爬中创造的历史,从而再创佳绩。然而就在他早年间干过一段时间的瑞士攀岩教练之后,他却实实在在地留下了些东西:一个被彻底遗忘的瑞士账户。而这只是如今近4000个被列入“休眠账户”名单中的其中之一。

迄今为止,名单上所有这些额度高于500瑞郎的账户均已沉睡了60多年。粗略估算,它们的总额已高达5000万瑞郎(约3.52亿元人民币)。账户的原开户者或其后辈最长拥有五年的期限,在此期间,他们有权认领这些纸面资产(编者注:一般指现金、定期存单、证券、股票、国库券等期货或衍生产品),一旦逾期,这些财富便将统统归于瑞士政府名下。

罗宾斯曾是首位登上位于美国加州中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垂直切面西北壁半穹顶的攀岩爱好者,不仅如此,他在商业领域也颇有建树,亲手创办了一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户外运动服饰企业。如今,他仍然定居于他的故国-美国。由于近期他的身体状况不佳,因此他的妻子Liz代为接受了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采访。

按照Liz的说法,他们夫妻俩完全把上个世纪60年代罗宾斯在瑞士沃州莱森镇上(Leysin)的国际登山学校(英)当教练时开的户头忘了个精光。究竟瑞士银行是否曾经试图联系并告知他们,这对夫妻名下的账户已经休眠,对此她已经没有任何印象。“(现在)我会联系银行,并且关闭那个账户。非常感谢你。”Liz在回复邮件中说。

“快速查询”公司(Fast Search,英)的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奈夫看来,查找罗宾斯的下落、顺利联系上他的过程如此轻而易举,这无疑表明,某些瑞士银行并未兢兢业业地克尽厥职,而它们本应履行的职责之一便是代表银行去追寻客户。

定时炸弹

作为曾一度活跃于私人银行管理层的银行业资深人士,如今,奈夫跨行转为多家金融机构整理内部浩如烟海的休眠账户的协助者,此外,他还帮助个人客户查找他们遗失在瑞士的个人资产。

奈夫表示,已经休眠长达60年以上的4000个个人账户,仅仅只是冰山一角。银行方面并不愿意透露究竟这些账户涉及多少金额。但据瑞士银行家协会(SBA)介绍,其中约2900个账户所包含的金额已高达5200万瑞郎左右。

据奈夫估算,瑞士全国的休眠账户中,至少沉睡着价值20亿瑞郎的资产。从2018年开始,为打击跨境逃税之风,瑞士将正式启动税务信息自动交换系统,与他国分享逃税嫌疑人的相关信息,而瑞士银行中大量的休眠账户和资金届时很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为外界所诟病。

“那些账户里很可能藏匿着一些会让(瑞士银行)声誉遭遇重创的信息。一旦大白于天下,(瑞士银行)便会面临来自其他国家、足以让你尴尬窘迫的质疑,”奈夫感慨道:“我很诧异,竟然有不少银行还没切实地付诸努力去排查自家的休眠账户。”

瑞士银行家协会表示,逃税问题并不会对创建休眠账户信息网站造成任何影响。

“世界各地的银行都有可能面临与客户失去联系、不知客户行踪的情况,”瑞士银行家协会在书面答复中这样写道:“现行法例是在银行业的建议之下而确立的,旨在为那些经年累月蛰伏在银行里的财富寻求一个合乎法规的结局方案。”

“一旦找到某位休眠账号的户主或某人名下的休眠账户,那么原开户人就应依法履行该账户可能产生的纳税义务。”

凡士通家族的“隐形遗产”

实际上,这些休眠账户的户头上显示出的某些声名显赫的姓氏,只需要简单地借助谷歌搜索引擎就能追根溯源,找到当初的开户人。譬如其中一个账户只包含两个关键词:俄亥俄州东北部阿克伦城的Harvey S Firestone (Harvey S Firestone of Akron),美国。这两个词条放在一起,只能让人联想到凡士通轮胎公司(Firestone Tires)的创始人或其后裔。

在那个年代,凡士通的父辈可谓是当时美国家财万贯、富甲一方的豪门大亨之一。20世纪之初,他与福特汽车公司奠基人亨利·福特和拥有1093项专利、享誉全球的科学家托马斯·爱迪生在俗称的“百万富翁俱乐部”这一小圈子中交往甚密。截至目前,虽然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表明冠有这一姓氏的那个休眠账户已经为人申报,但事实上,瑞士银行并没有认出这个显而易见、很容易识别的显赫姓氏,而这一点让奈夫深感担忧。

“这意味着,银行对此根本一无所知,而且它们也没有对旗下客户进行充分调查,”奈夫说。

冗长的休眠账户名单中零星散落、残缺不全的案卷资料,使得一一追踪到全部账户的所有者成为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沉睡多年的账户,银行甚至不知道客户的姓名,更别说那些昔日户主的出生日期、国籍、居住地或者具体账号了。

对于休眠账户名单,奈夫坚信,几乎可以肯定,目前已有充足的信息确保可以找到名单中10%的休眠账户户主或其子嗣后裔。除此以外,能相继追寻到44%的账户原持有人也具有较强的现实可能性。

2016年12月16日,149个休眠账户倘若仍然未被认领,就应全部被移交至瑞士政府所有。瑞士银行家协会声明,迄今它并不清楚有多少休眠账户实际上已被注销,究竟有多少金额已被划归于瑞士政府名下。

 

休眠账户

随着国内银行法的修订,瑞士于2015年12月正式成立了一家网站,明文罗列出沉睡时间最长的一批“休眠账户”。目前公诸于世的公开记录,仅囊括了那些已与客户失去联系、户主“销声匿迹”长达60年之久的银行账户。

该网站定期对账户列表进行更新、添补。已于2015年公布的首批名单共涵盖2600个账户,而截至目前,这一数字已增长至4000。尽管官方并未披露这些账户涉及的具体金额,因为瑞士众多银行并不愿意将此类信息公之于众。但据瑞士银行家协会估算,仅这些账户中的四分之三,其总额就已高达5200万瑞郎(约3.52亿元人民币)。

账户原所有者或相关受益人,可在一年至五年内认领索要其资产。逾期该账户将被注销,名下资产将被移交至瑞士政府所有。

在公布的账户名单中,仅有一半的账户拥有客户的国籍信息。其中近三分之二的账户户主为瑞士人,其次是法国人(占已公布休眠账户的15%),与瑞士接壤的其他国家则紧随其后。美国人在详列出的名单中所占比例不足1%。

据查,这些蛰伏多年、无人问津的财富,其拥有者最早的出生日期可追溯至1808年,最年轻的则出生于1956年。如若这些客户依然健在,那么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11岁。


(翻译:张樱),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回顾犹太人大屠杀死难者财产争议

穆斯林家的闺女在瑞士也必须上游泳课

$
0
0
2017年1月10日,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院做出判决,维持瑞士法院原判,一对禁止女儿参加游泳课的瑞士穆斯林家长,必须支付罚款。2008年一个居住在巴塞尔州,有穆斯林移民血统的瑞士家庭阻止自己当时7岁和9岁的女儿参加学校的游泳课,被州教育机构上告法院,当时巴塞尔法院判决,这两位穆斯林女孩必须上游泳课,因家长无视于这一官方裁定,2010年7月被予以罚款1400瑞郎(约10000人民币)的处罚,这对家长不服,并向瑞士申诉机构上告,被“不予审理”,于是他们向欧洲人权法院上诉,告瑞士官方违反宗教自由。巴塞尔法院在欧洲人权法院做出裁决之后,感到非常欣慰并表示,这不仅是让孩子学习游泳技能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融入问题。 (Keystone)
2017年1月10日,位于斯特拉斯堡的欧洲人权法院做出判决,维持瑞士法院原判,一对禁止女儿参加游泳课的瑞士穆斯林家长,必须支付罚款。2008年一个居住在巴塞尔州,有穆斯林移民血统的瑞士家庭阻止自己当时7岁和9岁的女儿参加学校的游泳课,被州教育机构上告法院,当时巴塞尔法院判决,这两位穆斯林女孩必须上游泳课,因家长无视于这一官方裁定,2010年7月被予以罚款1400瑞郎(约10000人民币)的处罚,这对家长不服,并向瑞士申诉机构上告,被“不予审理”,于是他们向欧洲人权法院上诉,告瑞士官方违反宗教自由。巴塞尔法院在欧洲人权法院做出裁决之后,感到非常欣慰并表示,这不仅是让孩子学习游泳技能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融入问题。穆斯林家的闺女在瑞士也必须上游泳课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Keystone)

费德勒澳网称霸:王者荣耀回归,媒体欢呼呐喊

$
0
0
作者:Marc-André Miserez
费德勒澳网称霸:王者荣耀回归,媒体欢呼呐喊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有谁不喜欢费德勒?澳网夺冠后,费天王被墨尔本媒体包围。


膝盖和腰部的伤病让费德勒一度远离赛场足足6个月的时间。蛰伏良久后,费德勒的回归实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重整旗鼓的他一举打入澳网公开赛决赛。不过,在决赛阵仗没有摆开之前,很多人对高龄费天王的胜率仍心存疑虑,纳达尔的夺冠呼声更胜一筹。但最终,重返球场的费德勒荣耀回归,实至名归地赢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18个大满贯冠军头衔。瑞士的媒体沸腾了。

“永恒的胜利”、“史上最伟大球手”、“全世界的奇迹”、“两个字:伟大”、“繁星也在为费德勒闪耀”、“比马特洪峰还伟岸”、“谢谢罗杰!”… 铺天盖地的赞美之词占据瑞士各大报纸的显著位置。只要去报亭看看,满眼都是对费德勒“最高级形容词”的赞美。

当然,各家报纸的头版照片自然也是“当仁不让”的费天王。至于费德勒家乡的《巴塞尔报》(Basler Zeitung),骄傲之情更是无以言表:头版一张费德勒高举澳网冠军奖杯的照片说明了一切,何须多言!报纸内附的一篇报道写道:“虽然我们刚刚进入1月底,但是今年的年度体育新闻已经诞生。”

优雅又有人情味儿

《时报》(Le Temps)提到,为了这次的胜利,费德勒足足等待了四年半- 他上次的温布尔登夺冠已是2012年7月的事。“几个月前,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再重返最顶尖的赛事。这次的胜利,费德勒是怎么做到的?事实是,世界排名降到第17位的费德勒,不再想去证明自己,他已不再关心创造历史。他现在只是单纯地热爱网球。”该报还援引了费德勒接受媒体采访时的感言:“网球是残酷的运动,没有无聊的比赛。我其实想和Rafa(对纳达尔的昵称)一起分享这个胜利。”极致优雅,不是吗?

瑞士《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和《联邦报》(Der Bund)则客观地指出:“不过这一次,费德勒还是有一点点幸运的。决赛前,他有整整两天修整时间,比纳达尔的状态更好。而且坚毅如他,费德勒知道在最好的时机抓住机会。”

而街头《一瞥报》(Blick)的评论也情真意切:“最近我们对费德勒的印象大幅扭转:几次大挫败让他摘下光环,失败的眼泪让他更显人情味儿。在国民心中,他的形象几乎从网球神童‘转型’为四个孩子的萌爸。正是之前的这些转变让他的本次胜利更加不可思议,直击人心。”

神一般的存在 

《新苏黎世报》也高度评价了费德勒的本次胜利:“费德勒本次-也是第五次- 的澳网夺冠,可谓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大且最重要的冠军头衔… 因为对他来说,这次的胜利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个人解放。之前他曾三次在温网决赛中输给德约科维奇。”

《伯尔尼报》(Berner Zeitung)也盛赞道:“在费德勒所有的18个大满贯头衔中,最新的这一个最为来之不易:他首次顶住三场五盘拉锯战的压力,过关斩将打败4名世界排名前10的选手,最终夺冠。”

全球向他致敬

罗杰· 费德勒是全球的偶像。 世界各地的媒体在费天王再登巅峰之时,纷纷毫不吝啬地表示赞赏。《澳洲人报》(The Australian)表示:“费德勒在这场比赛中发挥可谓是他杰出网球生涯中的亮点。”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则写道:“费天王重出江湖,重新坐上了他的宝座。”

法国《队报》(L’Equipe)评论道:“费德勒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冠军,1月29日,无论是老派还是新派,滚石还是披头士,教徒还是无神论者,所有人都为他而欢欣。”

中国媒体对费德勒也是赞誉有加:新浪网将费德勒重登冠军宝座的这场比赛形容为“史诗一战”。而讯腾体育网站也感叹:“赢下本场比赛后,费德勒复制桑普拉斯2002年以17号种子的身份拿下美网冠军的奇迹… 打破了自己长达4年的大满贯冠军荒,获得自己第18个大满贯冠军奖杯,同时也成为首位在三个大满贯赛都至少5次夺冠的球员。”


(编译:郭倢),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而立之年的费德勒仍保持着网球青春


关于费德勒,你不知道的11件八卦事

$
0
0
作者:邵大海

2017年1月29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35岁的费德勒鏖战五盘,3:2战胜西班牙选手纳达尔,夺得澳网第5个冠军-职业生涯第18次捧起了大满贯奖杯。

如果不打网球,费德勒可能是一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Keystone)

说到费德勒,相信他是很多中国人唯一知道的瑞士人,作为世界网球最顶尖高手,他可能也是最知名的瑞士人。他同时也是一位产品代言广告人、还是一位两对双胞胎的父亲,许多球迷视他为“网球之神”。。。但是,你知道,费德勒有多少头奶牛?他媳妇儿比他大几岁?他只是半个瑞士人吗?

下面我们告诉你他的11件估计大部分你不知道的事情。

1. 费德勒只是半个瑞士人

费德勒的父亲Robbie Federer是瑞士德语区人,母亲Lynnette则来自被誉为“彩虹之国” 的南非,所以费德勒是双国籍,持有两本护照,一本瑞士护照,一本南非护照,费德勒的名字“罗杰”就应该来自于英语发音的Roger (罗杰)。

2. 女大三抱金砖

费德勒和太太米尔卡(Mirka)的爱情始于2000年,当年他们双双代表瑞士参加悉尼夏季奥运会。费德勒是在那时向米尔卡表白的,当时米尔卡21岁,费德勒18岁。米尔卡祖籍是斯洛伐克,两岁随父母来瑞士生活。费德勒说,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米尔卡。在遇到米尔卡的时候,费德勒还未赢得过任何冠军头衔。

3. 费德勒家有三对双胞胎

费德勒和米尔卡已经有两对双胞胎,一对儿双胞胎女儿和一对儿双胞胎儿子。但是,你知道吗?费德勒的姐姐蒂阿娜(Diana Federer)也生有一对双胞胎。如此多的双胞胎同时在一个家族出现,估计可能是基因的缘故吧。

4. 一个拥有上百个昵称和绰号的人

体育界的名人应该没有人比费德勒的拥有更多的绰号和昵称了:Fedi (Federer的缩写)、Swiss Maestro (瑞士大师)、Fed Express (瑞士快车)、King Federer (费天王)、Ihre Hoheit (殿下)、瑞士指挥家、热狗王、费神...等等,不胜枚举。他的爸爸叫他Rotschi,他的太太米尔卡则亲切地称呼他Bebeli。

而在中国,粉丝们称他为“奶牛”(简称:牛牛),而他的球迷自然也就成了“奶粉”。费德勒之所以得到这个绰号,其中有这么一段故事,这只是他“奶牛”昵称的一个版本:

5. 奶牛作为礼物:两头

2003年费德勒首次夺得温网大满贯冠军,之后在格施塔德(Gstaad)参加了瑞士公开赛,赛事组委会为费德勒温网折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并在仪式上送给费德勒一头800公斤黄白花的奶牛和一套挤奶工人的服装,费德勒给奶牛起名“茱丽叶”(Juliette)。

多年后,有人问过费德勒那头奶牛后来怎么样了,费德勒说,那头奶牛后来生了一头小牛,小牛又生了小牛,但是因产奶量不够达到标准,2005年它被宰杀了。

2015年,费德勒再次亮相瑞士公开赛,赛事组织再次送给费德勒一头有角的奶牛-德希瑞(Désirée)-作为礼物。

6. 关于男女工资平等

在网球界,女性收入一直比男性低。费德勒曾多次表示,这是对的,没有问题。原因是女子在场上比赛的时间比男子短,女子网球比赛都是三盘两胜制,而男子网球许多是五盘三胜制(大满贯),因此女性“工作时间”短,所以收入应该比男性低。(独到的逻辑!)

7. 素食者

费德勒在14岁之前一直是个素食者,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个子仍然很高(185cm),也很强壮。据他自己说,他现在什么都吃。

8. 曾经可能成为足球运动员

我们知道,费德勒是巴塞尔足球队的忠实粉丝。如果他当初选择足球的话,这位全能人才可能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童年时代,他曾是巴塞尔足球俱乐部的农民队Concordia Basel(德)水平最高的球员。当年他的教练后来提起他,说:“他曾经是最好的”。

9. 受欢迎的肖像

费德勒不仅得到过两头牛作为礼物,而且还上过两枚邮票。2007年,他曾获在世名人作为特种邮票人物的殊荣;之后,2010年,在奥地利,费德勒的头像也被贴在了信封的右上角。

10. 条条大路通“罗杰”

你肯定猜不到,费德勒有两条用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一条是在比尔(Biel)通往瑞士网球事务中心的“罗杰·费德勒巷” (Roger-Federer-Allee)。另外一条比较搞笑:其实“罗杰·费德勒巷”之前就已经存在,一条在德国的Halle通往网球场的路Roger-Federer-Allee。

11. 未服过兵役(这在瑞士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还有一件几乎令瑞士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费德勒没有服过兵役,究其原因,据说是因为他的脚。当年的国防部长施密德曾担保,他必须服民役(在瑞士,男性公民必须服兵役,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服兵役,则必须用服民役或其他方式代替)。但是,总是因为时间总是对不上,他也从未服过民役。不过,按照瑞士法律,费德勒必须每年向国家缴纳他收入3%的免除兵役税,截止他30岁生日那天。

费德勒其人

  • 费德勒1981年8月8日生于巴塞尔乡村半州的Binningen镇,童年在邻镇Münchenstein度过。
  • 费德勒会讲德语、英语和法语。瑞士德语是他的母语,尽管他母亲并不讲瑞士德语。打雅斯牌(Jassen)、板球、乒乓球都是费德勒的爱好。
  • 费德勒3岁时就开始打球,8岁时加入网球俱乐部。1995年,年仅14岁的费德勒就成为瑞士青少年网球冠军,16岁时赢得了温网青少组男单冠军,1998年7月成为职业选手。
  • 费德勒最大的突破是在2001年,他在温布尔登的四分之一决赛场上战胜了7项冠军得主皮特·桑普拉斯(Pete Sampras),这也是费德勒唯一的一次与桑普拉斯对决。从此,费德勒在网球世界的排名榜上名次就一直在飙升。
  • 之后的重要的突破便是在2003年温网决赛直落三盘战胜了马克·菲利普西斯(Mark Philippoussis),成为第一个获得大满贯头衔的瑞士人。接下来的很多年一直保持在世界网坛最顶尖的位置。而且费德勒几乎打破了所有现代网球的纪录,这些纪录让他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网球球员。他的世界排名第一总周数是302周,连续不断单打世界排名第一237周。
  • 费德勒截至现在共获得了18次大满贯冠军。他是唯一一位在两项大满贯赛事上连续5次夺冠的球员(温网2003-2007,美网2004-2008)。
  • 2016年8月8日费德勒已满35岁,大多数球员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退役了,他仍相信自己能再赢得一个温网冠军。
  • 虽然还没有实现第8个温网冠军梦,但是费德勒今天却(出人意料)再次捧起了澳网奖杯-第18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关于费德勒,你不知道的11件八卦事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穆斯林在瑞士: 瑞士大学里需要为伊玛目开专业吗?

$
0
0
穆斯林在瑞士: 瑞士大学里需要为伊玛目开专业吗?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伊玛目怎样才能理解生活在瑞士的教徒青年,如果他们只是临时生活在这里,甚至不懂这里的语言?(Keystone)

许多在瑞士的伊玛目(领祷人)都是临时在瑞士工作和生活。他们对于瑞士穆斯林的生活知之甚微,因此他们很少能在融入问题上发挥作用。那么他们是否应该在瑞士受到培训?伊斯兰学术专家Andreas Tunger-Zanetti对此表示,瑞士不需要为他们专设一个宗教学科。

swissinfo.ch:土耳其国家宗教事务局每5年为其在国外的侨民派遣伊玛目,瑞士也有这样的伊玛目。一般情况下,这些派过来的伊玛目只会一点点当地语言,对于当地社会也毫无了解。那么他们怎能完成协助融入工作?

穆斯林在瑞士: 瑞士大学里需要为伊玛目开专业吗?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Andreas Tunger-Zanetti是卢塞恩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的协调员,也是瑞士伊斯兰研究小组成员及瑞士伊斯兰社会的理事。 (unilu.ch)

Andreas Tunger-Zanetti:对于祈祷事宜,他们是合格的。他们也能在精神上为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教徒予以支持。但是我们感觉对于年轻一代的穆斯林信徒,这些上了年纪的伊玛目就不再适合了,因为他们对于瑞士的生活环境完全感到陌生。这在宗教群体中是一个公认的问题,但解决起来却并非易事。

swissinfo.ch:这些伊玛目是否应该在瑞士接受培训?

A.T.-Z.:从长期讲,我不觉得有必要设立一个全面的伊玛目培训学科。这方面的学科一般设立在穆斯林国家,不久前也出现在德国,瑞士根本没有。而且瑞士涉及的问题也与宗教本身无关。

swissinfo.ch:人们希望这些派过来的伊玛目能够认可瑞士的价值观,所以总是提出清真寺应该有一定透明度。

A.T.-Z: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瑞士设立一个全面的穆斯林宗教学科似乎没有必要。在国外拿到过宗教文凭的人完全可以在瑞士专就社会问题进行进修,弗里堡大学的伊斯兰社会中心(Zentrums für Islam und Gesellschaft )就是专门为此设立的。

swissinfo.ch:有些穆斯林团体希望能把清真寺作为瑞士官方认可的宗教机构,而瑞士的一些政治家又许诺了从现代宗教意义上的让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A.T.-Z.:一个宗教团体是否受到公法的认可并不是衡量一个宗教的砝码,因此不适用于这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公开站在公众面前,因为国家与宗教团体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将伊斯兰宗教团体拒之千里,那么就意味着歧视,而在瑞士这样的法治社会是不允许的。

swissinfo.ch:而右翼人士和部分基督教圈子里的人反对认可伊斯兰教,认为穆斯林文化对于西方基督教国家是一种威胁?这种恐惧心理正常吗?

A.T.-Z.:这是瑞士人对于穆斯林心怀不安和陌生感造成的,穆斯林其实是和我们一起生活工作、每天都会遇到的人,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的信仰,他们与普通人无异。

swissinfo.ch:在我们瑞士宪法的前言上写道:“以万能上帝的名义!”基督教是我们这个法制社会的基础,难道现在不是了吗? 

A.T.-Z.:瑞士社会的确是一个深受基督教影响的社会,但是现在基督教所产生的影响逐渐变弱,对个人的意义也在消失。比如说按照基督教的习俗,周日是官方规定的“安静日”,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不再“安静”了。因此所谓的西方基督教国家的文化之说,纯属空话。

许多人不再知道如何与那些有很深宗教信仰的人打交道,因为他们已与宗教信仰渐行渐远。我觉得这样很不好,因为只有了解,才能感受到,某些人在某些方面是不同的,但是除此之外他们就是普通、善良的人。

swissinfo.ch:那么难道我们要对任何以宗教为理由的行为做出让步吗?比如一个青春期的穆斯林青少年,拒绝与女老师握手?或者还是应该有底线的?

A.T.-Z.:这个问题属于教育范畴,学校应该出面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重点在哪里?应该定下规矩。我们应该怎样在法律条规和公众行为之间设立底线?社会上总是会有一些触犯条规的行为,但是如果是穆斯林犯了错,则被认为是陌生文化的侵入。

swissinfo.ch:因为那些以伊斯兰名义而制造的恐怖袭击,令西方社会希望将极端主义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您对此不能苟同吗?

A.T.-Z.:当年轻人显示出对宗教的兴趣时,有时愿意尝试一些事务,有时会有过激行为,但是这还远远不是极端主义,很多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穆斯林在瑞士: 瑞士大学里需要为伊玛目开专业吗?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只有很少的个别现象,出于非常特殊的原因可能会导致暴力的结局。但是这两种情况却不能混淆,否则就会搞糟或者事与愿违。穆斯林在瑞士: 瑞士大学里需要为伊玛目开专业吗? - 瑞士资讯中文网 - 瑞士资讯中文网

 

针对暴力行为有刑法管制。而对于处于灰色区域的人,在防御计划中有专业人员负责教育,但是那些覆盖面很广的检验手段,在这里完全没用。

有关穆斯林青年调查

如今生活在瑞士的年轻穆斯林不再以清真寺中的伊玛目、网络中的领祷者、穆斯林组织为榜样,而是有着独立、批判性的判断能力,这是卢塞恩大学在33位男性穆斯林和28位女性穆斯林中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这些参与调查人的年龄在15-30岁之间,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们皈依伊斯兰教的动机各不相同,有的是作为精神支柱,有的则是作为指路明灯,有的则是作为行为准则。(资料来源:sda)


(翻译:杨煦冬),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谁为瑞士清真寺提供资助?


Viewing all 281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